当前位置: 主页 > 平顶山资讯 >

儿泪化作思亲雨

时间:2020-04-03点击:

收信人:母亲王瑞兰

寄信人:陆新义

妈妈:

3月30日上午,舅舅与我视频互祝平安,我心里明白,他是要我在清明节祭奠他的姐姐时带上他的惦念。他没有说出来,但我懂80多岁老人的念想,况且是在远离故土的波士顿。

上世纪60年代初,您带着年幼的哥哥,随父亲从江西调到平顶山。父亲的工资无法应付一家人的生计。为了四个孩子的吃穿,您每天一早步行到马棚山割草,中午就在山上吃馍喝水就咸菜。除草是按平方给报酬的,我不知道是多少,但去工地回收废旧铁钉并砸直,一斤可得三分钱,我一直记得很清楚。

您带着自家的洗衣盆去招待所洗床单,而且一干十几个小时,没有休息日。每当领到工钱,您就会买点果品,进门发给四个孩子,此时我们脸上洋溢着笑容,就是一个母亲的幸福!

后来,您在服装厂做缝纫工,这大概是您一生中最稳定、最满意的活儿了,而且一干就是20年,直到退休。除了上班,您还要做一家人的衣服,还有亲戚朋友、街坊邻居的衣服以及一些修修改改的活计。很多次您一边放下手中正在切的菜,一边喊来姐姐看着火上的锅,然后去缝纫机上忙碌,您不想让别人久等。

过年前的时间再紧,您也是在忙完亲朋邻里的活计后,才开始做自家孩子的新衣。每个除夕夜,我都会守在您的缝纫机旁。我睡了,全家人都睡了,只有您还戴着老花镜,蹬着缝纫机。我知道,明天早上醒来,我的新衣服就会放在床头。

在我十几岁时,父亲病逝了,家中失去了主要经济来源。您也失去了支柱,倒下了,可又站起来了,您选择了不退休,一直干到六十多岁。您开始接裁缝们送来的零活儿,贴补家用,好支持我继续念书。父亲去世七年后,我大学毕业了,在我的坚持下,您才不再接零活儿。

在您90岁那段人生最后的岁月,体重少得可怜的您,一直坚持自己下床方便,从不让人搀扶。您这种为母则刚的秉性,令我一生难忘。难忘,您80多岁了还在买菜做饭;难忘,您在临终时一直拉着我的手,说着最后的话。我哪里能想到,您说着说着就睡着了,再没有醒来。

清明时节雨纷纷。无论有雨无雨,孩儿思念您的泪水都在清明时节夺眶而出。母亲,愿您在天堂安息!

您的儿子 陆新义

背后故事

陆新义的母亲王瑞兰出生于许昌,2018年9月去世,享年90岁。据56岁的陆新义回忆,母亲年轻时曾在江西省第一建筑工程公司当仓库保管员。

母亲生前曾对陆新义讲过一件事:在江西丰城,陆新义刚学会走路的哥哥病得很急,母亲带了几十元钱,抱着陆新义的哥哥,靠自己的两条腿往汽车站、火车站跑。经过一路打听,母亲从卫生所跑到卫生院,最后又跑到南昌,三天内转了3家医院,顾不上吃饭,只在哥哥病情缓过来后,母亲才吃了一顿稀面条。

上个世纪60年代初,陆新义的父母来到平顶山。在陆新义的印象中,自己很小的时候,早晨一醒来就能看到母亲在做针线活儿贴补家用。晚上他睡下了,母亲还在忙。后来,母亲到原新华区第三服装厂做缝纫工,干到退休。1982年,陆新义的父亲因脑溢血去世。2年前,他的母亲也过世了。

每到父母的忌日,陆新义都会到一家人曾住了30多年的市区友谊街旧屋处(已拆除)追思。此外,他还写了不少诗文祭奠母亲。(本报记者吕占伟)
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