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主页 > 平顶山资讯 >

王改红:弱肩撑起半边天

时间:2020-04-03点击:

王改红家院墙边一席大的一片空地上种着蘑菇

□本报记者 杨德坤 文/图

4月1日,走进石漫滩水库南岸的舞钢市杨庄乡水田村,石槽古井搭配建起的微景观游园,平坦洁净的排前路直通入户,老村新貌、恬静安逸,犹如一幅乡村画卷映入眼帘。

春风微凉,40岁的村民王改红坐在村头的林地里,拔草锄地,一副拐杖靠在路边的电动三轮车上,“树长起来了再种庄稼不合适,但不能让地空着闲着,今年打算种上瓜,到时候能卖卖点、不能卖自己吃。”不大会儿工夫,一片荒草林地被她归置得松软平整。

盖房花三万,借赊两万三

走进王改红家,四间平房、院子不大,红色的海棠格外鲜艳,花盆中的几株草莓已经挂果,挨墙一席大的一片空地上种着蘑菇,“可别小看了这一片地栽菇,自己吃、送亲戚邻居,年里年外卖给超市还挣了400多块钱,日子都是这样一点一点节俭累积出来的!”勤劳朴实换来的“小确幸”,在农家小院里缓缓流淌。

提及家里的房子,王改红有着一段不能忘却的记忆:“当时我和他爸结婚借用的是弟弟家的房子,分家分给我们一处宅子,因为家里穷好几年都没有盖起来。后来随着孩子慢慢长大,借的借、赊的赊,加上自己7000多块钱的积蓄,东拼西凑花了3万多块钱把房子盖了起来。”为了还清外账,丈夫李向峰到城里打零工,腿脚不便的王改红蹲在石漫滩水库上游的河滩里筛石子卖钱,再加上后来种瓜、卖蒸馍,夫妻二人硬是用两年时间还清了当时盖房子欠下的外债。

王改红因神经末梢炎导致二级残疾,2014年她家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。“仅凭省吃俭用啥时候也摘不掉穷帽子,自己不傻不笨,必须得干点啥过上好日子。”倔强的王改红靠着脱贫补贴政策喂养了10头猪,“当年杀猪卖肉净赚了1万多块钱。”2017年,王改红家顺利脱贫。

复习资料贵,抄来供子学

王改红育有两子,大儿子上高中、小儿子上初中,仅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她从未放弃对孩子“靠知识改变命运”的教育和培养。

丈夫在外替人跑运输,王改红就拄着双拐在家打理家务,辅导孩子作业。2018年,大儿子李晨辉面临中招考试,各种各样的复习资料加到一起是一笔不小的开支,王改红怕买不来资料耽误孩子学习,就借来别人家用过的辅导资料,一题一题、一页一页给孩子抄下来供孩子使用,而懂事的孩子做着妈妈抄来的资料也是分外认真。当年,李晨辉凭着优异的成绩被舞钢一高“快班”录取。

自尊自强的王改红为孩子树起了励志的榜样。去年的一天,正在上初中的小儿子说学校要开家长会,王改红试探着问道:“妈妈骑着咱家这辆破旧三轮车能参加你的家长会吗?”儿子坚定地回答:“咱家人都是凭本事吃饭,我在学校比的是学习,妈妈尽管去,我不嫌丑,我的成绩不会给你丢人。”孩子懂事贴心的话,更坚定了王改红要把日子过红火的决心。

家是一棵树,婆婆是树根

婆婆郑凤冉38岁丧偶,独自将3个儿子拉扯大,艰难困苦几十年,作为二儿媳,王改红感同身受。因此,在赡养老人时,王改红总是主动冲到前头。“一家人凑到一起不容易,俺这一大家子就如同一棵开枝散叶的大树,婆婆就是这棵树的根,没有她就没有这个家。”婆婆年过六旬后身体每况愈下,隔三岔五生病住院,王改红拖着自己残疾的身躯精心照料,像对自己的母亲一样将饭菜一口口喂给老人。那一段时间里,郑凤冉逢人就夸,“我这一辈子养仨孩子没闺女,改红说是俺的儿媳妇,跟亲闺女没啥两样。”在王改红的精心伺候下,婆婆的体质明显改善,已经71岁的她身体硬朗。

2019年,身残志坚的王改红凭着教子有方、吃苦耐劳和孝敬婆婆,为家里捧回了舞钢市“最美家庭”殊荣;近日,她又荣获由省文明办、省妇联评选的年度“河南省乡村好媳妇”,成为我市唯一入选的乡村妇女。
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