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主页 > 平顶山资讯 >

荆中敏:种桃三十载 果香满山沟

时间:2020-10-22点击:

荆中敏(左一)与村党支部书记马见发在查看桃园管理情况

□本报记者 胡耀华 文/图

“这个园子管理得很好,挂果多,个头儿还大。”10月18日上午,在鲁山县土门办事处构树庄村庵子顶村民组一个冬桃园内,81岁的荆中敏与村党支部书记马见发谈论着果园管理情况。

近两年来,在荆中敏和马见发的带动下,庵子顶由穷山沟变成了花果山,一到桃子成熟季节,前往买桃的人络绎不绝。

辛苦尝试三十载

荆中敏的家在庵子顶组最高处。“30多年了,终于完成了心愿。”望着四周的果园,荆中敏感慨地说。

庵子顶位于丘陵地带,经常遭遇干旱,无法种粮。带领村民种植果树走上致富路成了荆中敏的心愿。

1987年,为带领村民致富,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的荆中敏率先垂范,种了10亩夏桃,结果因选种失误,种出的桃子没卖出去。

1990年,荆中敏改种秋桃,结果还是不行。后来他又尝试种植伏桃,也是以失败告终。一再试错的荆中敏不知所措,哪知打击接踵而来:儿子意外走失,儿媳随后改嫁,老伴儿瘫痪在床,小孙子无人照顾。

为了照顾残缺的家,1992年,荆中敏辞去了村党支部书记职务。但种出好桃,仍然是他无法放弃的心愿。

1995年,鲁山县相关部门组织种植户到山东考察,荆中敏报名参加。这成为荆中敏种桃梦成真的重要一站。

“在火车站吃饭时,有人在卖冬桃,我随手买了几个,感觉特别好吃。”荆中敏说,这种桃子就是现在他们种植的映霜红品种,据说是山东省一名退休干部选育成功的。

从山东返回后,荆中敏又先后到辽宁、北京、山西、安徽等地考察,并选择了近10个桃子品种。后经试种,最终将中秋王、宝田雪桃和映霜红留了下来。多年种桃终成功,新品种桃子的口感得到市场认可。2014年,荆中敏种的5亩桃子收入两万多元,他终于露出了笑容。

成立专业合作社

见荆中敏种桃赚了钱,桃子还好吃,村民荆见中、雷留新、荆文中、徐迎宾4人也打算种桃。荆中敏决定成立专业合作社,打造自己的冬桃品牌。2015年2月,鲁山县金梦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,共种植冬桃20多亩。不过让荆中敏感到闹心的是,虽然桃子口感好,却易裂果,不少桃子长着长着就烂在了树上。

为查明裂果原因,2015年秋,荆中敏参加了陕西省咸阳市召开的农产品展销会。也是在那里的水果专家帮助下,他终于查明了冬桃裂果的原因。

2016年,根据专家建议,荆中敏改良了果园土壤,给桃子套上了袋子,结果长出的桃子又大又红。

桃子丰收了,新问题又来了,因为种植面积扩大,缺乏销售渠道,村里的桃子滞销了。

“多亏了孙子荆育程脑子活,否则真不知道咋办哩。”荆中敏笑着说。

爱心接力桃满园

荆育程今年30岁,2012年毕业后在郑州一家公司工作。2016年6月,得知家里卖桃难,荆育程辞职成立了河南中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,又给老家桃子注册了“爷孙俩”商标,接着又将自家桃园扩大到了30亩,欲通过电商将老家桃子做大做红。

“第一年不行,只销售2000多公斤,之后销量越来越大。”荆育程说,通过电商,村上桃子再也不愁销路了。

也是在他帮助下,村里的不少果农学会了网上销售。

2017年,当选构树庄村党支部书记的马见发决定在全村发展冬桃种植,构树庄村冬桃种植面积很快发展到了400多亩。

桃子越种越多,庵子顶名气越来越大。“特别是2018年,因前来购桃的车太多,把通往庵子顶的路堵得水泄不通。”马见发说,2019年,在土门办事处的帮助下,村里拓宽了通往庵子顶的路,又打了深水井,建设了蓄水池和冷库。

时下的庵子顶组,成熟的桃子挂满枝头。村民有的忙着采摘,有的忙着装箱,一派繁忙景象。

“除下成本,现在一亩桃子能卖一万多元,如果走电商,一公斤桃子能卖16至20元。”57岁的荆文中高兴地说,他原来在外打工,后来回来种桃,收入还不错。

“冬桃已成为我们这里的主导产业,目前已发展到了3000多亩。”土门办事处有关人士说。
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