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主页 > 平顶山资讯 >

赵红棉:助农致富 授人以渔

时间:2020-10-30点击:

赵红棉(右)在查看申献家的蜜蜂养殖情况

平顶山晚报记者 牛超 文/图

“红棉,下着雨怎么还跑来了?”10月11日下午,在宝丰县大营镇青城社区郝沟村,看到赵红棉,养蜂专业户申献热情地招呼着。

赵红棉今年46岁,目前是宝丰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农艺师。2019年5月,她被吸纳为河南省科技特派员,主要负责青城社区郝沟村和上高庄村的科技扶贫。

入户走访精准服务

郝沟村是一个异地搬迁村,离山较近,村子周边野花较多,村民有养蜂的习惯。赵红棉下村进行技术指导时,养蜂户问她:“养的蜂也不少,产蜜量咋不高呢?”这个问题难住了她。“术业有专攻,虽然我在养殖、种植方面在行,但养蜂还真是外行。”她想起科技特派员中有一个蜜蜂养殖专家,立即向对方咨询。

这件事也让赵红棉有所“警觉”:每个群众的服务需求都不是单一的一个领域,为什么不能把群众的需求整理后,组织几个相关技术方面的科技特派员,交叉服务呢?为此,她除了恶补“养蜂知识”外,还筹划“组团服务”。去年9月,她组织蜜蜂养殖、牛羊养殖、花椒种植等方面的科技特派员一起入村,根据村民的需求,一对一进行服务。结果,一次为群众解决各方面技术问题12项,受到村民好评。随后,她的这个方法在科技特派员工作中得到推广。

此外,赵红棉还经常进村挨家挨户走访,把每户的家庭人员、种植养殖情况、需要服务的内容等一一记录在本子上,然后分类归纳,对养蜂户、养鸡户和养羊户提供针对性的服务。

“她可没少帮我们”

申献今年75岁,虽然养蜂十来年,但一直没挣多少钱。去年之前还是村里的贫困户。当天上午,记者随赵红棉一起来到申献家,几十箱蜂放在一个院落里,上面盖着一层塑料布。

“养蜂防热不防冷,目前还没入冬,蜂箱上不要盖东西。”赵红棉说,养蜂讲究蜂桶的摆放方位,要按时打扫卫生,注意防治蜂螨。

“哎呀,多亏了你。”申献说,去年他和另外两个养蜂户的蜜蜂出现大量死亡现象。赵红棉得知后把养蜂专家请到现场,分析原因,查找问题。她为他们协调蜜蜂15箱,使得他们的损失降到最低。

“正是因为有红棉的大力帮助和贴心服务,去年,俺的蜜蜂虽然遭受了损失,但还是通过养蜂卖蜂蜜收入3万多元,成功摘掉了贫困帽子。”申献高兴地说。

“她可没少帮我们,一个月好几趟,开培训班、送科技材料,手把手指导。”养羊户夏中占说。

申曙光是郝沟村的致富带头人。今年春季,申曙光尝试林地套种西瓜,种了20亩,由于不太懂相关技术和管理,心里总觉得不踏实。赵红棉得知后,为他提供技术支持,还不断给他鼓劲。通过精心管护,他种的西瓜喜获丰收,一季赚了2万多元。

创新服务接地气

赵红棉不断创新服务形式,把果树修剪的基础知识、养殖中经常出现的病害及生活中的小常识,总结后印制成传单,发放到村民手中。同时她还经常组织各个有特长的科技特派员以座谈会的形式,现场为村民解决技术难题。今年疫情期间,因为没法到村里,她就在家里通过微信与养殖户保持沟通,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指导。

截至目前,赵红棉先后组织开展了专项技术培训10余次,培训村民200余人次;开展技术咨询服务86次,组织召开座谈会6次,现场为村民解决技术难题30余次;编制印发宣传资料800余份;为村民引进食用菌、蜜蜂、羊等新品种6个,多次受到主管部门的肯定和表彰。
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