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主页 > 商丘资讯 >

“穷小子”致富记

时间:2020-06-05点击:
6月3日,夏日炎炎,麦浪翻滚。而在民权县林七乡焦庄村 “种田迷”张瑞旭的大棚里,却是一片片郁郁葱葱、瓜果飘香的景象。“今年受疫情影响不大,一棚吊瓜已卖了4万多块钱,后期还要收入万把块钱。”正在棚里给晚茬吊瓜打茬掐须的张瑞旭高兴地说。

年仅32岁的张瑞旭是“种田迷”。村里人说他是不串门不喝酒,扎进地里不想走。谁要是有事找他,直接到大棚准没错。

但是,5年前的张瑞旭并不喜欢种地,他整天为缺钱花发愁,家里虽有几亩地,但靠种地发家确实是一件难事。上有老下有小,也没啥收入,一家人日子过得紧巴巴的,他成了名副其实的“穷小子”。“左邻右舍,哪一家靠种地发了家?我看咱还是出去打工吧。”在妻子的唠叨下,小两口来到了上海找活干。由于学问低、无技术再加上此时当地用工不紧张,两个人转来转去,最后被老乡介绍到郊区种菜。张瑞旭找工作折腾了好些天,来时带的钱快花光了,种菜就种菜吧,挣够路费再想办法。

谁知,一干起实际活儿,这里的种菜技术确实令张瑞旭开了眼界。在大棚里把蔬菜瓜果吊起来长,不但可以节省土地、增加产量,而且品质好、卖相好,又容易管理。张瑞旭种菜很卖力,起早贪黑,从不喊一声苦。

一年后,吃苦耐劳的张瑞旭两口子积攒了人生第一桶金,此时,他们也收到了《林七乡政府致在外务工人员的一封信》。信里说,只要是愿意来家乡发展、助力脱贫攻坚的,乡政府从政策上给于大力倾斜。张瑞旭和妻子决定回家大干一场。

2017年,回到家乡后,张瑞旭租了4亩地建了6座大棚,其中2座承包给了贫困户。由于技术精通,市场行情看好,当年种的羊角蜜吊甜瓜和吊西红柿获得大丰收,一个棚除去成本净赚4万多块钱。“没想到,瑞旭外出学这技术,还真管用!俺种半辈子地了,还是头一次挣这么多钱。”贫困户张红花回想起当初承包大棚,至今还美滋滋的。

2019年,张瑞旭又流转土地60亩,建了一个“瑞旭产业园”,十里八村的只要是来找他学习种植技术的,他都是热情传授经验。“不是种地不赚钱,而是我们没有找到赚钱的方法。”这是张瑞旭的口头禅。

现在的张瑞旭,可谓“鸟枪换炮”了,有车有房有存款,不再是以前那个缺钱花的“穷小子”了。他的妻子逢人总是夸:“在自家门口种地赚钱,当个‘种田迷’没啥不光荣的。还能带着大伙一起致富,还能照顾家里老少,真称心!”
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