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主页 > 洛阳资讯 >

洛阳老城御路街31号:剿匪英雄徐培斋故居

时间:2018-09-13点击:
洛阳老城的街巷里,有许多名人故居分布其中,然而有一个人没有太高职位,也没有享誉文坛,只因为老百姓办实事,大家每当路过他家的宅院时都会心怀感激,他就是剿匪英雄徐培斋。在我市首批历史建筑名录里,就收录了御路街31号徐培斋故居。记者日前探访了这座老宅,回顾当年那段历史。

徐培斋故居内部

  核心提示

  在洛阳老城的街巷里,有许多名人故居分布其中,然而有一个人没有太高职位,也没有享誉文坛,只因为老百姓办实事,大家每当路过他家的宅院时都会心怀感激,他就是剿匪英雄徐培斋。在我市首批历史建筑名录里,就收录了御路街31号徐培斋故居。记者日前探访了这座老宅,回顾当年那段历史。

  街道

  现在不起眼儿的小街,当年对着福王府南门

  走在东大街上,街边售卖文房四宝、制作匾额招牌的小店能轻易将你的思绪拉回上百年前。这里曾经是洛阳文风最盛的地方,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南府文庙见证着当年的辉煌。

  要想从东大街走到文庙,需要经过一条小路。这条路宽刚刚过丈,却有一个十分响亮的名字——御路街。一条小路,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名字?洛阳市古城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,这还要从明神宗的三儿子朱常洵说起。

  朱常洵的母亲是万历皇帝的宠妃郑贵妃,万历皇帝一心想立他为太子,但在群臣的反对下只得作罢。后来,朱常洵被赐到洛阳当福王,其王府建在今青年宫广场一带,史书记载“营洛阳邸第至三十八万,十倍常制”,可见规模之大。御路街对着福王府的南门正华门,福王去河南府文庙朝拜孔子时经常从这里经过,该路也因此而得名。

  上期《保护历史建筑传承城市文脉》栏目中曾经介绍,东大街附近的高升街、御路街等是洛阳名门望族比较集中的地方,徐培斋故居就位于御路街31号。

  在正房一楼南侧,有一块林东郊题写的“瑞带斜阳”石匾

  老宅

  两层木结构楼房,历经近百年风雨保存完好

  记者来到御路街31号看到,这是一座标准的豫西民居,院落坐西朝东,形制保存较为完整。这座小院建于1922年,虽然已历经近百年的风风雨雨,但基本上仍保持原貌,还有徐家后人在此居住。

  该宅院现存临街房、二门、北厢房和上房。上房面阔三间,分为上下两层,木结构,南北宽约7米,进深4米,东侧设有楼梯。建筑砖雕、石雕图案精美,保存完好,室内陈设家具古色古香,与室外建筑相得益彰。

  尤为难得的是,老宅中还保存有不少当年洛阳名儒题写的匾额等。在正房一楼南侧,有一块“洛阳翰林”林东郊题写的石匾,上书“瑞带斜阳”四个大字,刚劲而不失潇洒。这四个字寓意是:正房面朝西方,傍晚时夕阳斜照进屋中会带来祥和的瑞气。

  在正房二楼,还挂有两块匾额,一块是由李振九题写的“读书寡过”,他的作品曾被近代著名书法家于右任给予至评;另一块是由许鼎臣题写的“养身择友”,他是洛阳名儒,在当年一字难求。

  故事

  剿灭土匪力保一方安宁,后被设计残害致死

  为什么这么多博学大儒会给徐培斋题字呢?我们要先了解他的事迹。

  清朝末年至民国时期,作为四战之地的中原兵祸连连,致使豫西地区匪患猖獗。当时,许多土匪都由散兵游勇集结而成,可以说是“兵老成匪,匪老成兵”,穷凶极恶可想而知。这些土匪手持枪械利器到处打家劫舍,掳掠妇女儿童,让老百姓惶惶不可终日。就在这样的背景下,剿匪英雄徐培斋出现了。

  徐培斋名体育,字培斋,1882年出生于万安山麓徐马村(今伊滨区诸葛镇徐马村)。由于他在后来的剿匪中表现英勇,以至于很多人忘了他其实是书生出身。作为有名大门富户家的公子,徐培斋曾师从清末举人吕乃斌,在考中秀才后投笔从戎,参加革命军。民国时,他在洛阳县任警察署署长,任职期间廉洁奉公,尤其是率领团勇剿灭土匪,受到百姓的赞誉。

  1920年,中原遭受大旱,一时间土匪蜂起,因为土匪畏惧徐培斋,不敢在他的管辖范围内抢掠,纷纷转移到孟津一带。徐培斋受到老家孟津的名儒许鼎臣恳请,到麻屯等处兼任警察署署长进行剿匪,几个月之内便收到成效。

  正因如此,土匪对徐培斋恨之入骨,时刻找机会报复。1929年春,徐培斋的一个朋友被土匪收买,用计将徐培斋骗至河边残害致死。徐培斋去世时年仅47岁。虽然他去世了,但他为洛阳城百姓所作的贡献有目共睹。(洛阳晚报记者 潘立阁/文 张怡熙/图)
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